成都地铁迎接大运会(爱成都迎大运内容怎么写?)
作者: 发布时间:2023-09-04 20:00:37 浏览:

爱成都迎大运内容怎么写?

内容:讲文明,懂礼貌,重礼节,笑迎大运四海宾朋,从我做起。气质好,语言雅,环境优,垂范龙岗一流形象,从心做起。修地铁,扩深惠,喜盼绿色大运。学礼仪,改陋习,齐塑文明横岗。迎大运提升街道品味,树新风展示横岗文明。树优雅言行之风,立清洁横岗之德。做文明礼貌之人,建邻里和谐之家。

2021年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即将在成都举办,在大运会进入倒计时之际,为了营造浓厚的“爱成都·迎大运”氛围,进一步增强的大运精神、大运知识,江安村党委特组织党员及群众代表,共同学习大运会礼仪知识,希望大家通过学习,能对大运会有更深入的了解。

在现场观看比赛的过程中,很多比赛可能因为观众的不懂礼甚至失礼,不仅在赛场上造成负面影响,影响比赛的正常进行,甚至还有损国家形象。看起来都是一件件小事,但因为赛场往往是各国媒体关注的焦点,一些所谓的“小节”问题,不仅代表着个人,还代表着一个群体、一座城市,以至一个国家的形象。所以,从这个角度来说,遵守赛场礼仪、做文明观众,是非常必要的。

礼仪要点有:

1、在体育馆或体育场观看体育比赛,要遵守公共道德,自觉维护秩序。

2、观看体育比赛时,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。如果是精彩的场面,不管是主队的还是客队的,都应该鼓掌加油,表现出公道和友好。

3、观看比赛时,要注意公共场所礼节,不得吸烟,不得随意走动,不得大声喧闹,不得进入比赛区域,要关闭手机闪光灯,以免晃到运动员的眼睛,影响比赛等。

成都地铁迎接大运会(爱成都迎大运内容怎么写?)

成都大运会客流量

510万人

大运会筹办到2023年5月,大运场馆累计开放近8万小时,服务超过510万人次,举办各类赛事730项,近2000场次,依托大运场馆开展科学健身指导服务1800余场次

一座城市如果有标志性的体育项目和体育赛事,将对城市知名度、品牌效应、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,成都与大运会的相遇,是赛事与城市的双向奔赴和相互成就

2023年大运会还在成都举办吗

成都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将于2023年7月28日至8月8日举行,主会场是东安湖体育公园。

爱成都,迎大运。成都将以年轻的笑脸、奔放的热情、周到的服务、完善的设施迎接大运会。

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,是继2001年北京大运会、2011年深圳大运会之后,中国大陆第三次举办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,也是中国西部第一次举办世界性综合运动会。届时将有来自约170个国家和地区的1万余名运动员及官员赴蓉参加。

成都大运会共设置比赛和训练场馆49处,主会场东安湖体育公园、核心场馆凤凰山体育公园等13处新建场馆已全部完成施工,以及四川省体育馆、四川大学华西校区体育馆等36处改造提升场馆。

比赛项目有:

设篮球、排球、田径、游泳等18个体育项目。其中,将设置田径、体操、艺术体操、跳水、游泳、射箭、击剑、羽毛球、乒乓球、网球、柔道、跆拳道、篮球、排球、水球15个必选项目和武术、赛艇、射击3个自选项目。

成都大运会主会场有没有地铁站?

成都大运会主场馆东安湖体育公园最近的地铁站是2号线到界牌站和连山坡站,大约3公里左右

成都大运会将实现绿色低碳办赛

成都大运会将实现绿色低碳办赛

成都大运会将实现绿色低碳办赛,经初步核算,成都大运会将实现减少碳排放2.3万余吨。建设中大力推广绿色节能措施,采购国家和地方绿色建材产品。成都大运会将实现绿色低碳办赛。

成都大运会将实现绿色低碳办赛1

4月22日,成都大运会绿色低碳办赛新闻通气会上,大运会碳中和计划和承诺正式发布。

经初步核算,成都大运会落实可再生电力替代、绿色低碳建筑、新能源汽车使用等源头管控措施,将实现减少碳排放2.3万余吨。

预计成都大运会筹办、举办、赛后全过程碳排放总量约30万吨,将通过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提供的林业碳汇,以及成都环境集团、成都产业集团、成都燃气集团等贡献“碳惠天府”机制碳减排量和国家核证碳减排量的方式进行抵消,推动实现赛事碳中和目标。

如何实现以上目标?成都大运会制定了以下涉及五个方面的实施计划。

低碳能源方面

将大力推广可再生能源使用。加快完善相关电力基础设施,已累计建成投运156个配套项目;与省电力公司签订《服务“绿色大运”战略合作协议》,将充分依托四川甘孜、凉山等地清洁水电,助力成都大运会场馆常规电力消费综合实现100%“绿色电力”使用。

因地制宜使用可再生能源,在凤凰山体育公园等具备条件的场馆推进地源热泵系统,在双流网球馆人检通道等功能指示区设置碲化镉发电玻璃。

低碳场馆方面

将持续强化赛场建设运营减排。秉持“能改的不建、能修的不换、能租的不买、能借的不租”,大运会49个赛事场馆,仅13个为新建场馆,超过70%场馆为既有建筑改造升级,且改造过程中大力推广绿色节能措施,优先采购使用绿色建材产品,场馆竞赛器材以赞助、租赁为主,所有场馆均能实现赛后长期可持续使用。

同时,推动具备条件的场馆设立能源管控中心、资源回收利用体系,构建高效、低耗、稳定照明系统。目前,新都香城体育中心已建成雨水回收系统;凤凰山体育公园内已设置光储照明路灯,篮球场馆外立面可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切换日常节能模式和赛演模式。

低碳交通方面

将鼓励引导绿色低碳出行方式。现已落实1380台新能源大巴、600余辆新能源汽车作为运动员、技术官员及媒体用车保障,新增40台氢能源汽车用于赛时生活垃圾清运,正全力推进大梁、媒体中心、娇子停保及火车西站4个集中性充电场站约180个充电桩建设。

为保障大运会期间线网运输能力、鼓励公众低碳出行,已增购骨干线路列车28列并完成到段调试,同步对地铁全线网82个车站乘客服务台进行双语引导、列车定位、末班车查询等功能升级。力争赛事期间交通保障除专用车辆外100%实现新能源车,中心城区及各赛区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0%左右。

成都大运会执委会供图

低碳运营方面

我们将全面推进赛事活动服务低碳化。在满足国际大体联基本要求和保证活动艺术效果的前提下,合理压缩开闭幕式时长、演员人数、流程环节,整合优化火炬传递、倒计时等重要节点活动安排。简化运动员注册流程,实现全过程无纸化办理,提倡集中抵离;同时大幅精简P、V、C类(即授薪工作人员、志愿者、赛事合作商)人员岗位设置。

大运村以“建改结合”方式全面融入成都大学,代表团公寓房间简化陈设,配备家庭装绿色环保洗化用品和低值易耗品,实现主要功能房间空调分时分段调控,赛后床具可重装为学生组合床构造,实现资源循环长期利用;

大运村本地当季蔬菜类食材签约供应占比72.8%,且100%实现新能源车辆运输,建立智慧中央厨房,配备炒菜智能机器人、咖啡机器人,正积极打造绿色低碳运动员示范餐厅。

成都大运会执委会供图

低碳参与方面

将创新构建多元化公众参与平台。依托“大运通”APP线上观赛平台,实现赛事直播、点播功能,让公众足不出户即可享受优质的观赛体验。推出“低碳大运”微信小程序,鼓励公众低碳出行打卡获取碳积分,用于兑换大运会纪念品、为大运会捐赠树苗;

在成都市“碳惠天府”绿色公益平台增设“低碳大运”专区,更新赛事最新绿色资讯,上新点亮“低碳大运”专属拼图互动环节,发放“低碳大运先锋”勋章和荣誉证书。启动“大运有我”市民低碳行动、“环保达人生态大运”城市志愿服务等活动,积极营造“我为大运做贡献”社会浓厚氛围。

成都大运会将实现绿色低碳办赛2

4月22日,记者从成都大运会绿色低碳办赛新闻通气会上获悉,大运会碳中和计划和承诺正式发布。大运村以“建改结合”的`方式融入成都大学,既保障赛事需要,又满足赛后高校教学需要,以及市民参与。大运会闭幕式将在成都露天音乐公园举行,这里也是为市民服务的音乐主题公园。

成都市生态环境局总工程师杨斌平介绍,经初步核算,成都大运会将实现减少碳排放2.3万余吨。为打造绿色低碳运动员示范餐厅,成都大运村本地当季蔬菜类食材签约供应占比72.8%,建立智慧中央厨房,配备炒菜智能机器人、咖啡机器人。

凤凰山体育公园央广网发 成都大运会执委会供图

场馆建设方面,秉持“能改的不建、能修的不换、能租的不买、能借的不租”,49个大运场馆中仅13个为新建,超过70%的场馆均为改建升级,建设中大力推广绿色节能措施,采购国家和地方绿色建材产品。所有场馆设施均能实现赛后长期可持续使用。

场馆内侧央广网发成都大运会执委会供图

根据《“服务绿色大运”战略合作协议》,来自四川甘孜、凉山等大山深处的水电、风电或光伏电,将通过强大的电网和四川电力交易平台,实现成都大运会开闭幕式、主媒体中心、大运村、竞赛场馆等赛时常规电力消费需求综合实现100%“绿色电力”。

世界大运公园央广网发 成都大运会执委会供图

成都大运会期间,纯电动汽车、氢燃料汽车将成为承担大运会交通服务保障的主力,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比例也将创造历届大运会之最。成都公交集团已落实1380台新能源大巴作为运动员、技术官员等班车保障,目前正加快完善配套充电设施建设,力争赛事期间交通保障除专用车辆外100%实现新能源车,中心城区及各赛区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0%左右。

成都大运会将实现绿色低碳办赛3

4月22日,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(简称成都大运会)绿色低碳办赛新闻通气会在成都举行。成都市生态环境局总工程师杨斌平介绍,经初步核算,成都大运会将实现减少碳排放2.3万余吨。为打造绿色低碳运动员示范餐厅,成都大运村本地当季蔬菜类食材签约供应占比72.8%,建立智慧中央厨房,配备炒菜智能机器人、咖啡机器人。

近日成都印发了《成都大运会绿色低碳办赛行动方案》,明确了“源头减碳、过程评估、末端中和”的实施路径,并围绕“低碳能源、低碳场馆、低碳交通、低碳运营、低碳参与”五个方面,梳理形成34条重点任务。

根据规划,预计成都大运会筹办、举办、赛后全过程碳排放总量约30万吨,将通过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提供的林业碳汇,以及成都环境集团等贡献“碳惠天府”机制碳减排量等方式进行抵消,推动实现赛事碳中和目标。

如何低碳建馆?成都秉持“能改的不建、能修的不换、能租的不买、能借的不租”,大运会49个赛事场馆仅13个为新建,新建场馆均达到绿色建筑二星级标准,超过70%场馆为既有建筑改造升级。

其中成都凤凰山体育公园内设置光储照明路灯,可以实现二次节能,助力碳减排。成都新都香城体育中心建成雨水回收系统,留存的雨水经过回收系统处理,可以转换为场馆的绿化养护用水,全年可节水3000吨以上。

在低碳能源方面,成都与中国国家电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签订《服务“绿色大运”战略合作协议》,将充分依托四川甘孜、凉山等地清洁水电,助力成都大运会场馆常规电力消费综合实现100%“绿色电力”使用。在低碳交通方面,成都将力争赛事期间交通保障除专用车辆外100%实现新能源车,中心城区及各赛区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0%左右。

目前成都大运村以“建改结合”方式全面融入成都大学,代表团公寓房间简化陈设,配备家庭装绿色环保洗化用品和低值易耗品,实现主要功能房间空调分时分段调控,赛后床具可重装为学生组合床构造,实现资源循环长期利用。


版权所有:平博官网app(中国)-ios苹果/安卓/手机版app下载/登录入口 最终解释权归本公司所有 鲁ICP备18027362号-7